“闽侯传统建筑博物馆”即将上线
来源:台海网
台海网12月21日讯 据海峡都市报报道 甘洪路是连接福州市区和闽侯的主要干道,在这条路上的闽侯县荆溪镇徐家村,有着种类繁多的古厝,被称作“闽侯传统建筑博物馆”。昨日记者从福州市相关部门获悉,闽侯将投入4000多万元资金,对片区内约18处古厝进行修缮。
专家建模 重生消失的古厝
徐家村278号和279号,是徐家村最早进场修复的古厝,其中,278号建筑面积约750平方米,279号建筑面积约650平方米,修复造价约1000万元。在进场前,两处古厝已经被拆除,还有一些木料、石材遗失在外地,这给建筑修复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闽侯县的相关部门追回了两车流向江西的木料,并在当地收集古厝遗存。
此后,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的古建专家,通过历史照片、文献和村民描述,开始对两栋古厝进行建模,还原当时古厝的格局。
据专家勘察的结果,两栋建筑格局相近,均为清代民居。它们都是一进院落,由主座和依附其两侧的耳房构成。两栋民居整体坐北朝南,面阔五开间,进深七柱,为穿斗式屋架。其中278号是清中期的建筑,主座的屋面是双坡顶悬山,而279号是四坡顶悬山。二者外面两侧均设有闽侯传统的垂脊,且屋面的青瓦使用青砖进行压顶。
珍贵木雕 专家将解读其中故事
从今年9月开始,两栋古厝的保护修缮工程全面启动,每一步都按照模型图纸施工。现场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工匠师傅们修复每一步都很谨慎,他们会比对图纸和老照片,尽可能让古厝接近真实。
本月,两栋古厝的花基部分已经完成修复。接下来,工人师傅们将加工杉木木料,还原古厝的整体结构。按照工期要求,两处古厝要在明年完成修缮。
在现场,记者还看到有三块精美的木雕,一块是三名武将造型的木雕,另外两块木雕各有8个人物,人物造型各异,面部表情丰富,还配有小桥、马匹、树荫、楼阁等景物。花基旁还保留着古厝原先的柱础和门窗,式样古朴大方。
现场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构件十分珍贵。“比如这些木雕就十分珍贵。在过去几十年,不少古厝木雕中的人物面部都被破坏,在闽侯带表情的木雕十分少见。我们也邀请专家,解读三块木雕上的人物故事,找寻古厝中的故事。”
定位古村落风貌区
本月初,“徐家村古村落风貌区启动区项目——文物点、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保护修缮及异地保护工程”完成了招标工作。据悉,该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1260平方米,工程费用约3471万元。项目业主为福州首邑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据闽侯县相关部门介绍,徐家村此次约有18处古厝进行修缮保护,本月已有三处古厝交房。
在这些古厝中,一些已经达到了文物的级别。比如建于清中期的三落排,这是合院式民居,由三座并排,布局相仿,是徐家村体量最大的古厝。
三个院落的主座都是面阔七间,进深十七檩用七柱。这些古厝的屏门上方、轩顶、雀替及石柱础十分精美,屋面上的灰塑展现亭台楼阁,在当地也十分罕见。在三落排也有一些近代搭盖和水泥房,施工方将用搭脚手架的方式拆除,避免古厝受损,并还原古厝整体风貌。
据闽侯县相关部门透露,未来徐家村的古厝修缮后,定位为古村落风貌区,区域的古厝将进行活化利用,吸引周边游客来此打卡,了解古民居的故事。
- 版权所属:财经创新者
- 本文地址:http://www.cj8825.cn/101370.html
- 版权声明: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