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删除模块t3删除科目
70
2025-09-05
文章目录:
1、德才股份蝉联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百强企业第2名2、山东临朐:行业“20强”大咖,缘何齐聚于此?3、“绿”动齐鲁 “碳”路未来 | 飞龙集团于艳娜:绿色门窗 低碳人居
德才股份蝉联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百强企业第2名
张鹏飞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张鹏飞)近日,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发布“2022年度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行业综合数据统计结果公告”,德才股份蝉联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百强企业第2名,中国建筑装饰设计行业百强企业第3名,中国建筑装饰幕墙行业百强企业第4名,首次荣获中国建筑装饰金属门窗行业百强企业第1名,连续18年位居山东省建筑装饰行业首位。
获奖情况。德才股份供图
较去年排名情况来看,德才股份强势蝉联中国建筑装饰行业装饰类、设计类、幕墙类排名,随着公司“绿色智慧型全产业链”转型成果逐渐落地,全资子公司德才高科首次荣获中国建筑装饰金属门窗行业百强企业第1名。
门窗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双碳”战略下,德才高科与中国建筑研究院合作,建立国家门窗幕墙检测中心(青岛基地),可满足国标、美标、欧标等多国标准的幕墙门窗检测,主编国家标准《铝合金节能门窗工艺技术条件》、参编国家标准《系统门窗通用技术条件》,为产品筑牢质量管理防线。同时,德才高科积极探索制造业智能化升级,规划设计了国内首批两条从上料、锯切、钻铣、组角组装智能化、全自动的门窗智能制造生产线,通过嵌入智能制造技术、加强人机协作,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和高效资源调配,可进一步实现生产制造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等的升级,打通了系统门窗全流程智能制造路径。
德才股份高科系统门窗智能制造生产线。 德才股份供图
作为山东省首家国内A股主板上市的建筑业企业,德才股份科学布局施工、设计、科技园区三大领域,继续加强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以科技赋能建筑全产业链发展,全面推动企业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转型,不断提高生产要素科技含量与资源配置效率,持续降低资源环境成本,创造更高质量的经济社会效益。未来,德才股份还将继续拥抱数字化浪潮,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探索建筑装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山东临朐:行业“20强”大咖,缘何齐聚于此?
新华社客户端济南10月19日电(张志龙 刘明志 刘瑞华)在第十一届中国(临朐)家居门窗博览会期间,备受行业瞩目的中国建筑铝型材行业历史性会议——2020年(第二届)中国建筑铝型材行业企业家高峰论坛也在华建铝业集团举办。广东兴发铝业、坚美铝业,福建省南平铝业等行业20强企业开展座谈,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建筑铝型材企业健康发展面临问题和解决方案,在“中国铝业之都”吹响中国建筑铝型材行业高质量、共发展的时代强音。
工业基础薄弱、交通也不发达的山区小县,能让全国铝型材20强企业齐聚临朐、共话发展,魅力何在?
近日,走进中国(临朐)高端铝加工产业园,华建15万吨高性能特种铝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据了解,该项目是华建铝业瞄准工业建材新领域新上的大项目,定位于更加先进的汽车轻量化、轨道交通、高铁等领域的工业型材生产。
“该项目总投资16亿元,是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临朐县铝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宋健介绍,将大力推动全县铝型材产业由普通建材向工业铝材、高端建材等方向转型,为推动产业链向末端延伸、价值链向高端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窥一境而知全貌,华建铝业的创新发展,是临朐县铝型材产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临朐县不断加快铝型材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特别是“重点工作攻坚年”活动开展以来,全力搭建新旧动能转换载体,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上中下游产业链整合为着力点,强化产业集群发展、服务集聚配套,规划建设了“一园一院五中心”,“一园”即中国(临朐)高端铝加工产业园,“一院”即设立铝应用研究院,“五中心”即规划建设国家铝型材检验中心、会展中心、铝材交易中心、熔铸中心和物流中心,全力打造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努力跑出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度。
如果说硬件是产业发展的先导,那么政策则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2014年春,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蕴含着巨大机遇,早已摩拳擦掌的临朐大胆迈出了步子。
“为了在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中抢占先机,临朐第一时间研究吃透政策,确定以铝型材深加工项目为承接重点,主动赴京津冀地区对接交流,针对相关企业开展精准招商。”临朐县招商和投资促进中心主任沈汝虎说。
为此,临朐成立了对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组建了10个产业对接领导小组,多维度宣传推介,频繁赴京对接洽谈项目,邀请企业来实地考察。临朐充分借鉴工业综合体发展模式,上马中欧节能门窗产业园,统一规划设计,建设标准化多层厂房,配套展销中心、研发中心等设施,用以承接入驻项目。该产业园自2017年3月开建,还未建成,厂家就争相签约入驻。
不仅如此,临朐还创新招商办法,以华建铝业等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国际知名品牌和国内一线门窗品牌为主要招商对象,组建专门驻点招商团队,实现了单个项目招商向“一招一片、一招一群”招商转变。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临朐高端铝业的“磁场”效应越来越强。
“2016年,我们的研发、加工、生产等环节从北京搬到了临朐。”京港亚门窗总经理熊建华说,相比区域条件、政策优势,临朐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和上下游配套是企业最为看重的,投产后企业发展劲头十足,产能与去年同期相比扩大了一倍。
着眼于铝型材产业的转型升级,临朐县还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近日,总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的国家铝型材及门窗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在进行一层主体工程施工。据介绍,这是继滕州国家机床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后,目前在山东省县级区域筹建的第二家国家级质检中心,也是全国第二家专业铝型材质检中心。
“中心将配备扫描电镜、直读光谱仪等行业内高精尖检测科研仪器设备200余台(套)及层次高、梯队化、科研化水平的人才队伍。”临朐县检验检测中心主任赵兴廷介绍说,将为整个山东及周边省市的铝型材生产企业提供强有力的质量检测和研发支持,真正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有力载体。
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从单一买进卖出到简单挤压加工,到荣膺“中国铝业之都”金字招牌,再到如今制定行业标准、主导行业话语权,临朐坚持向项目要效益,向科技要空间要资源,向创新要质量,最终带来了铝型材产业集群的飞速跨越。
目前,临朐已在铝材行业创建中国驰名商标和山东著名商标24件,“山东名牌产品”18个,国家级专利200多项,年产值320多亿元。(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新华社
“绿”动齐鲁 “碳”路未来 | 飞龙集团于艳娜:绿色门窗 低碳人居
室外超110分贝的噪音,关上窗秒安静;瓢泼大雨如注,关上窗滴雨不漏。烟台飞龙集团门窗研发工程师于艳娜向记者展示了超低能耗被动窗的奇妙之处。在第二十一届中国住博会上,飞龙集团研发的FLGR100系列超低能耗被动窗隆重亮相,获得一致好评,主持相关产品研发的于艳娜自豪地说道,“这个产品已荣获中国康居产品认证、中国绿色建材产品‘三星级’认证、德国PHI认证等数十项荣誉,居于行业领先地位。”
深耕幕墙门窗行业15年,于艳娜见证了铝合金门窗从普铝、断桥铝到超低能耗的发展历程。“门窗要做到超低能耗,隔热条是关键。从开始的12毫米宽到24毫米宽,从单腔到多腔,再到增加填充物,隔热条经过隔热、全隔热、完全隔热的不断升级,隔音隔热保温效能更好。”
“这款窗通过了德国被动房研究所PHI证书,”于艳娜指着隔热条宽64毫米的窗告诉记者,“这种隔热条不仅更宽,腔体还填充了聚氨酯发泡,把保温层变成一个面,把热传导路径复杂化,隔热保温效果更好。”
门窗的设计研发,除了外观要美观,更重要的是性能,包括抗风压、气密、水密、保温、隔热、隔音、抗结露性能等。为了检验产品的各项性能是否达到要求,飞龙集团设立自用实验室,对每一个配套辅件、相关五金、门窗等新产品都进行实验测试。于艳娜等研发人员在实验室中,反复验证、测试、修改、迭代,确保每一款产品的性能都达到最佳效果。于艳娜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追求完美的拼搏精神,与研发团队一起,始终走在创新研发的道路上。
隔热铝合金平开窗可通过调整产品系列、隔热条尺寸、腔体内是否填充保温材料等满足整窗的传热系数要求。飞龙集团研发的超低能耗窗,空腔内填充的就是聚氨酯发泡。
玻璃配置中的中空玻璃可通过采取暖边技术和填充惰性气体(填充量不少于85%)等措施提高中空玻璃的保温性能,通过采用高透玻璃原片和调整 Low-E膜层在中空玻璃的位置来提高太阳得热系数。
从事门窗研发多年,于艳娜有这样的职业病,“养成了走路爱抬头看的习惯,有时候朋友还笑话我说‘你走路不看道吗?’”其实,她看的不是风景,而是楼景,看的是门窗,“老百姓用上我们研发的产品,用得越多,说明越认可,心里还是蛮开心的。”
研发人员都有专注的“毛病”,碰见难题,于艳娜睡梦中都在解题。还别说,这种专注挺有帮助,有的难题她就是在梦中解开的。
专注才能专业,专业才能卓越。近几年,于艳娜获得国家专利局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2018年6月6日,她还作为主要编制人,参与编制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的《建筑节能外窗-铝合金窗》(L18J701)和《建筑节能外窗-铝木复合窗》(L18J703)。她设计研发的“FL全隔热铝合金节能门窗的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2023年度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科学技术奖“高品质住宅专项技术奖”。在2023年4月12日,她还考取了德国PHI被动房研究所“建造师”证书。
“我们自主研发的超低能耗门窗,还用在了烟台第一栋超低能耗公共建筑上,助力城市更新,向绿色低碳发展。”于艳娜介绍,今年6月完工的飞龙集团创新研发中心,总建筑面积达16605㎡,是烟台首个高品质超低能耗绿色公共建筑,采用了超低能耗门窗、新风热回收系统、太阳能光伏等多项绿色节能技术。创新研发中心建筑综合节能率约58%,建筑本体节能率约55%,能耗方面年节约标煤约17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73吨。研发中心具备了五恒的效果:恒温、恒湿、恒氧、恒洁、恒静。夏天基本不开空调、冬天基本不供热,室温保持在22-26度,湿度30%-60%。
“门窗不是简单的装饰,对建筑的能源消耗和环境负荷有重要影响。我会不断研发能源高效、环保健康、美观大方的绿色门窗,为低碳人居贡献一份力量。”于艳娜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