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如何查询已经记账凭证t3记账凭证如何填写
163
2025-09-05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
“渐进式延迟退休”
又多次登上热搜,在网络上引起了一阵热议,虽然还没正式文件下发,但想必亦不久远,因为在2022年的时候,国务院就已经印发了《“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在该文件中明确提到了
“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
所以延迟退休对于80后、90后们基本上是妥妥的事了,也就是说我们基本逃不过65周岁再退休的命运。对此就有人疑问了,既然一直在喊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要延迟退休,为什么我们在招聘市场上看到的招聘的年龄限制,基本35岁就是天花板了呢?难道过了35周岁就不能工作了?其实并不然!
35周岁的来源
说到35周岁的招聘年龄限制,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所长
赵红洲,因为35周岁的天花板正式来源于其“
科学创造最佳年龄
”的理论,赵红州曾对1500年至1960年全世界重大科学成果项目的主要参与人才 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大多杰出科学家的成名年龄和峰值年龄分别为33岁和37岁。这个理论将35岁钉在了评判科学技术人才黄金年龄的指示柱上,同时指出人的创造力在20岁左右迎来爆发,在30岁左右因知识经验增长而引来突破,在37岁左右达到创造力的顶峰,其后逐步衰退。
正是基于这个研究理论,所以很多单位招聘时都青睐于35周岁以下,因为这样培养几年可以享受到该人的巅峰黄金阶段,再者35周岁以下,人的身体机能处于上升时期,对于加班加点上也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反之如果新进员工年龄超过35岁就基本失去了培养成长的有利条件。所以绝大部分单位的招聘年龄限制都在35周岁。
为什么65周岁成为退休黄金年龄?
一边是35岁择业再就业的限制“天花板”,一边又是65岁延迟退休的黄金年龄,这确实让我们80后90后感到无助和艰难,既然60-65周岁还有劳动创造的价值和能力,为什么更年轻的35岁就不行了呢?
其实劳动力真的缺吗?我认为劳动力其实并不缺,不然之前国家发改委就不会提出:
以工代赈项目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的论调了,毕竟如果真的是劳动力不足,那么更应该鼓励的是全机器自动化,而不是再用人工!
其次无论技术在如何发展,不可否认的是人到60岁之后,身体机能已经全面下降,此时根本从事不了太多的事务性工作,更别说高强度的工作了,不信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单位,50岁以后的员工是不是都在打酱油等待退休了,还有几个真正的认真工作的,所以延迟到65岁退休对于老龄化的劳动力补充没有太多的作用。至于说真正的原因想必大家也都明白,推出渐进式退休,除了应对所谓的老龄化压力,更多的可能是养老金不足的压力,虽然目前我国的养老金还有结余,但是随着老龄化的深入,养老金支出压力肯定不会越来越大,延迟退休,一方面增加了缴费年限,另一方面又缩短了领取年限,无疑可以减轻养老金的支付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