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反感“一拖多”,另一边新基金流行双基金经理-双基金管理

Lisa 0 2025-04-24

一直以来,基金经理“一拖多”,管理产品数量太多都是为投资者所诟病的,然而最近柠檬君发现新基金流行双基金经理制,不管产品设计上是如何考量的,但这在客观上是会让拖多现象越来越严重的。

令投资者反感到的“一拖多”

为什么投资者会反感“一拖多”呢?

首先是

增加研究成本,尤其是不友好“选择困难症”群体

,本来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就不是专业的,给到更多的选择其实是种折磨,那些细微的差异化是很难搞清楚的。

其次是

对于基金经理精力和能力的担忧

,研究下来,都是复制粘贴还好,如果还有差异,就会担心基金经理能否应付得了?另外更多的产品也意味着更多的规模,策略容量还够不够?

最后是

对于不透明的担忧

,基金经理单独管理全部基金还好,个别的是合管,到底怎么分工?会不会不经意间就交棒了?就算单独管理全部基金,也会担忧在管数量多,会不会把其中规模较小的产品交给公司的新人,任职稳定性存疑。

因为

有着这么多的疑虑和担忧,所以投资者才反感“一拖多”。

双基金经理制渐流行

柠檬君看了看在售和即将开售的新发基金,双基金经理的产品明显增多。这跟“一拖多”有什么关系呢?看

双基金经理的合作模式

就知道了:

老带新

。多见于主动权益基金,新手是很难得到渠道认可的,还得老将出马带一带,否则这新发真是卖不动,尤其现在这个市况,就算是老将,业绩不是很突出的也很困难。最近这也是没办法。

股+债

。多见于“固收+”产品,一个负责股票投资的,另一个负责债券投资的。随着“固收+”产品越来越多,也变得常见起来。

分仓

。还有一些产品则是分仓管理,呈现给投资者是一个产品,实际上是分仓管理,各管一摊,其实固收+也是这样的,但单独拿出来讲,就是一些主动权益基金或者债券基金,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比如说一人一半,或者一人负责几个类别行业/券种的投资。

以上这几种情况,都会增加基金经理“拖多”的数量,而且是多数是实质性拖多,并非复制粘贴模式。对于基金公司来说,这样的安排有一定的好处

,往小了说,能解决不少现实的困难,往远了说,后续遭遇离职潮,2个都走的概率还是低于1个基金经理的。其他好处就不多展开了,

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前面提到的担忧可能并没有减少

,而且随着双基金经理制的增多,影响会越来越大。

产与销

其实从产与销的视角来看,大家可能会有些深入的理解:

基金行业的产,也就是基金公司的产品供给,基金行业的销,其实就是投资者的购买行为。

其实

这个行业更多的时候,产是不管销的

。一个极端是产品的自说自话,不管投资者需求是什么,就是要做什么什么样的一个产品,其实这个理念往往也没错,但是问题在于无法有效触达需要这样产品的投资者。另一个极端则是产品对于市场的依顺,什么产品火就做什么,也不管长久不长久。

其实,

这个行业里真正看长期、做长期的人或者公司并不多,也就是产管销的人或者公司,可得好好珍惜和爱护。

影像仪

光学影像测量机

上海仪器测量

高精度光学测量仪

上一篇: 一边享受环保税收优惠,一边出现环境违法行为,这家上市公司子公司被罚-北京玉禾田环境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下一篇: 一边无情“抛弃”,一边高价接盘,这笔140亿的收购案没那么简单-伊利并购贝因美发多少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