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信托评价中铁信托评价报告
87
2025-05-15
最近几天,各大分析公司关于公有云市场的报告扎堆出炉,Gartner、Forrester、IDC 的各种数据乱花迷眼,但是从这些数据分析报告中不难看出,全球和中国公有云市场玩家们的位置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可以看到,今天的公有云市场仍处在巨变之中,新的市场、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参赛选手还在不断涌现,同时云计算的客户主体、主体需求、服务模式也发生变化。政企市场更成为云计算的主战场,大单频出。
与此同时,用户对于云服务的性能需求越来越高,服务体验要求越来越严格,有能力去赢得用户的认可将是关键。
最新的《The Forrester Wave: Full-Stack Public Cloud Development Platforms In China, Q3 2018》所揭示的最新趋势,华为云以仅运营1年多的时间,就跃居中国本土公有云领导者象限。
云服务需要实干家
最近一段时间,中美贸易战、中兴事件成为一剂强烈的清醒剂,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中美科技差距。不久前,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的⼀段刷屏演讲更是戳中了商业、科技、学术届的痛点,他表示:“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的核心技术亟待攻克?是否有一些共性原因阻碍了我们攻克这些核心技术?”刘亚东在演讲中提到三点:“第一,缺乏科学武装;第二,缺乏工匠精神;第三,缺乏持之以恒的情怀。”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也曾说过,“做好基础研究要坐得住冷板凳,科技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问题,一个理论的突破,构成社会价值贡献需要二三十年。要心平静下来,踏踏实实做点事。”
说这段话时是五年前,那时候中国云计算的力量主要来自运营商和互联网厂商,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云计算给了中国超世界的机会,但到今天为止,在Gartner看来,中国的云计算市场尤其公有云仍处于初期阶段,落后欧美市场几年,这也符合多数人的认知。
按照Gartner预测,2019年,公有云市场规模将达到3180亿元美元。从采购上来说,有一组数据表明2017年全球云计算采购占总IT采购30%都不到,而中国10%都不到,实际上未来公有云还有很大的空间。任何一个领域的真正突破和成功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宣传出来的口号。无论是科技还是商业,只有精益、专注、创新是精髓,先不说赶超,只有认识到差距, 踏实做事、挖掘市场潜力才是根本。
整体上的差距也意味着更多的增长机会,随着政企市场的需求增加,云计算开始应用到各大行业的核心应用中,随着关键业务、关键数据逐步向云端迁移,云服务的稳定可靠性越发重要,踏实创新的合作伙伴更是企业上云的最佳选择。
C3NE开启云服务技术“军备竞赛”
近期,华为推出了搭载Intel Xeon SkyLake全新一代CPU的网络增强型C3NE云主机,配套华为云自研黑科技——25GE智能高速网卡,提供千万级PPS网络包转发和40G网络带宽,将业内通用云主机计算性能提升了200%,网络转发能力提升900%。而这种技术革新带给客户的是极致的性能提升和更高的性价比。预计,这也将带动一波云服务厂商在云主机产品上的普遍升级,和技术研发上的普遍提速。
在AI领域,华为则提出了企业智能EI的理念,提出让AI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 “三用”,并在深度学习、机器器学习、数据仓库等领域连续推出了一系列实例,用优秀的性能、品质在用户评测中得到了了认可。
追本溯源,先从华为的研发说起,研发与整个公司的战略息息相关。
按照欧盟发布的《2017欧盟产业研发投入排行榜》来看,在研发投入排名前50的企业 中,只有一家中国企业华为上榜,总投入103亿欧元,约等于人民币800亿元。在每年总研发费用中,华为划出20%-30%,大约 30-40亿美金作为基研究投入。在基础研究和创新上持续加大投入,让华为云在过去一年中成为成长最快的云平台⼚商。华为耕耘了30多年,从芯片、算法、网络、终端、数据库等各个领域有了深厚技术积累,在软硬件协同一体化等⽅方面有优势,为企业客户提供全堆栈、极致体验的云服务。华为云EI企业智能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促进政府、企业的智能转型。
可以说,华为云能够在两年内跻身公有云领导者象限,核心还是技术实力的胜利利。
云服务需要多云共存、不绑定
在之前的E企播报中,我们谈过云故障和多云迁移,从以前的AWS到现在的微软和阿里云,单一云计算供应商出现故障似乎是难以避免的。今天的互联网业务,对于稳定性、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业务一旦出现中断对于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但目前的公有云厂商都无法100%保证完全稳定不宕机,这就需要公有云用户采用多云来架构自己的云平台,一方面分散⻛风险,一方面防止被单一厂商绑定。
现在,多云已经成为政企客户共同的选择。据2018年Rightscale研究显示,员工数量不不少于1000人的大企业中81%制定有多云战略;如果考虑上SaaS,大多数企业组织已经在实施多云。
首先,多云的基础就是开放,开放云让企业可以随意选择哪种组合的服务和提供商可在将来最好地满足其要求,开放云让企业可以跨混合云环境高效地协调管理其基础设施。
企业级的应用需求是高效稳定,华为云一直以来的做法是构建标准化的平台,标准化的特质就是开放。强化生态和企业级优势,华为构建“云+联接”的平台,向合作伙伴开放能力;为客户提供与主流的应用和社区进行无缝对接的开放平台,让企业和政府的应用更加便捷,让开发者更加聚焦于应用的开发。
第二,从技术和制度上提供稳定可靠、自主可控云服务。
在开放的平台下华为云从技术和制度两个方面,从芯片到业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建立了专业的保护体系,持续提供稳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续发展的云服务。
在行业内,华为云通过了行业的通用安全标准,持有的云安全CSA STAR金牌认证、ISO27001、工信部可信云等,在全球也通过了业务所在区域的安全合规要求。
而针对特定行业,华为云就要进行更强的认证。就拿PCI-DSS来说,从这是全球最严格且级别最高的金融数据安全标准,极其严苛,对云平台的安全技术能力要求非常高,能通过该认证的企业已经很少,何况是国内唯一一家全平台、全节点、全业务的全方位通过认证。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创新力依然匮乏的国内云服务市场,华为能否通过他的技术基因,以及踏实的作风成为搅动市场的鲶鱼?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