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公益慈善网-基金会中心网

XiaoMing 0 2025-04-27

2015年7月20日,北京市银杏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银杏基金会”)正式成立,类型为非公募型基金会。主要业务范围支持优秀公益人才和组织发展,开展相关研究、培训、交流等活动。银杏基金会由银杏伙伴、南都公益基金会、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心平公益基金会、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共同发起成立。

银杏基金会前身“银杏计划”是南都公益基金会发起的一个资助青年人突破成长瓶颈,帮助其成为公益领域的领导型人才的长期计划。主要资助对象为草根机构的领导人或创始人,不排除学者、媒体人、个人行动者和未来的 NGO 领导人。该计划同时倡导社会各界一起支持公益人才、搭建公益人才成长的支持体系。针对公益青年需要基本生活保障、社会认同和自我能力提升的需求。“银杏计划”除了连续3年、每年1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外,还通过伙伴聚会、海外考察等活动,促进银杏伙伴网络建设,以增进伙伴间的了解、扩展伙伴的学习和视野、提升协作能力。银杏伙伴在平等、尊重、包容、开放的七分钟相互学习和支持,目前已开展了多个合作项目。

2010年项目开展至今,共有355位推荐人向“银杏计划”项目推荐候选人447位,实地考察候选人112人,最终有分布在21个省(市、自治区)的67位候选人加入银杏伙伴大家庭。

南都基金会名誉会长周庆治 :

第三部门需要发展,我们感觉到最大的问题是NGO缺少人才,而且现有的人才因为种种原因被边缘化。所以银杏计划的初衷就是要支持第三部门的发育,我们希望帮助这些人解决一些后顾之忧,在三年时间里把他们的机构进一步发展起来。

在银杏计划执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银杏伙伴在加入群体以后,通过一年几次的出国考察、聚会活动等,以及机构之间的互动,互相之间形成了巨大的能量。大家可以互相分享经验、教训、失败的经历等等。

现在外界对于银杏计划的关注多了,网络慢慢兴起了,外界资源慢慢进入了。我们感觉到,银杏计划可以在南都基金会里面慢慢生长,长成阿育王这样的机构,还是可以让这么多伙伴能够做得更好,能够变成大家的自组织,变成一个巨大的能量场。由银杏伙伴自己设计,而不是南都官方设计。因此,南都有这个想法,把银杏计划由南都的一个项目变成银杏伙伴的自组织。

我确实感觉到,原来南都基金会是银杏计划的催生者,接下去我们要做引领者,到最后我们可能最多是一个守护者,让大家继续往前走。

南都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 :

“胸怀天下、脚踏实地”是南都基金会对银杏伙伴们的要求,也是提供资助时形成的一个契约。这个契约不要求具体的回报,而是要求实现一个承诺,要求大家推动公益行业发展,为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

如今银杏伙伴已经成为优秀青年公益人的标志,而除了南都基金会外,一些有远见的基金会也已经开始支持他们,比如敦和基金会、心平基金会等。

有人说:运作型基金会是做产业,把自己的项目做大;资助型基金会是做投资,让投资对象发展壮大。敦和基金会创办人叶庆均是做投资出身的,他懂得把钱投在最好的项目上,基金会一成立就提出“做基金的基金”,哪个基金会项目好,敦和就跟进投资。他追求的投资回报是“投资对象更好地回报社会”。

商业投资讲究赚钱,赚了钱就退出。公益投资,也是如此。投资于人要勇于承担风险,投资之后,也需要考虑适时退出。南都基金会能力有限,而银杏伙伴群体则有无限的发展空间,所以南都基金会理事会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支持银杏伙伴走向独立,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独立去整合更多社会资源,由此寻求更好的发展。

中国公益行业的振兴、发展,需要银杏伙伴这样的新生力量壮大起来,同时影响更多的青年伙伴参与公益;银杏伙伴代表着未来,也寄托着我们老一代公益人的理想和期望。

衷心希望银杏伙伴们,成长为中国公益的银杏林!

上海影像测量仪

ogp影像仪

三次元影像仪

上一篇: 【推荐】中国公民携带超额黄金饰品入境被尼泊尔方羁押?中使馆回应-出境能带多少克黄金
下一篇: 【推荐】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上杭龙洲物流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