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再无P2P:一部出借人的血泪史-p2p市场有多少家

XiaoMing 0 2025-04-27

这一周的股市真的没啥好写的,还是那几个板块,新能源,锂电池,酿酒,银行。哎,烂大街了都。

但周六看到P2P企业家数归零,行业被团灭。让我想起了我这么多年的金融从业历史。

虽然我从来都不相信行业消灭,但看来还是我太年轻,脸就该被打。

一、借贷业务资金体量的由大到小

说到这种网贷机构,我还是能想起不少的,比如宜信,有利网,翼龙贷,E租宝,还有好多其他的想不起来名字,那个时候在北京的大街上,P2P机构的门店有点像房产中介的门店,即多又杂。

P2P逐渐进入我的视线是在2013—2015,回想起来感觉有点像金融融资业务的转型期。

在2011-2013年那段期间,市场上的金融产品除了证券阳光私募以外,比较主流的就是信托基金,契约型基金,资管计划和有限合伙基金。

当然,这些产品有标准的,也有非标的,或者说早期的时候都是非标的。做的业务主要是抵押借款,类型嘛,有股权质押的,有土地抵押的。

为什么这些金融产品在这个时点如此盛行呢?华哥认为因为钱,因为想要快速的发展,所以想尽一切办法融资,增加企业杠杆。

当然企业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好的有银行授信,从银行拿到钱比较容易,自然资金不愁。

相对次一点的企业,可以通过信托公司抵押借款,当然后来券商和基金搞了很多子公司,也做类似信托的抵押借款业务;

再差一点的企业,银行借不到钱,从信托公司和资管公司也搞不到钱,但是又不想企业就这么死了,那就找这种民间的基金投资管理公司,这种投资公司,胆子及其大,那个时候做成的所谓的有限合伙产品,综合融资成本最高能达到36%(这是我接触到的,可能还有我没接触到的更高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些产品都算是私募产品,对投资人的要求还比较高,至少你得先有个100万吧(当然那个时候监管不那么严格,也没有穿透一说,所以有的5万10万的资金也能通过绕弯子的方法参与)。

当时这个市场有个非常臭名昭著的事件,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就北京的丹耀大厦重复抵押事件,据说六次抵押融资,就是大概找了6个所谓的这种投资公司融资。

当然结果也可想而知,还不上钱,投资公司跑路,人民群众去金融街那边闹事,但是闹着闹着也就散了。

二、P2P小贷公司快速涌现

但即便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市场对资金借贷生意的热情仍旧不减,大的资金容易出问题,那小的资金可能会好很多;

而且,如果能资金需求大的项目给拆解成比较小的份额,那募集资金也要容易许多。可能是由于这样的想法,P2P于2013-2016年期间开始大批量的涌现。

虽然2016年监管部门陆续出台《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指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网贷行业的监管体系制度正式形成,也被行业人统称为“一个办法三个指引”,旨在规范和限制P2P行业的发展,

但仍然阻挡不了P2P行业的野蛮生长。据数据统计,在2016年的11月,P2P公司的数量3年时间增长到5000家左右。我想,那应该是P2P行业最辉煌的最辉煌的时刻了。

疯狂的P2P也为不少明星提供了“工作机会”,汪涵、刘国梁、杜海涛、胡军、杨迪、王宝强、唐嫣、范冰冰、李湘、瞿颖、钟丽缇、胡静、钢琴巨星郎朗,甚至老一辈明星“皇阿玛”张铁林也曾为P2P产品代言。

三、P2P公司的确多,但暴雷的也不少

2015年,“昆明泛亚”出事,涉及资金430亿元;2017年 ,“e租宝”暴雷,涉案金额580亿;同年,钱宝网暴雷,非法集资总额超过千亿元,未兑付集资参与人本金数额300余亿元,2018年,海象理财暴雷,复华和瀚亚资本也就此倒塌,小的跑路的P2P平台就更数不过来了。

今年,爱钱进、玖富等所谓的头部平台暴雷,整个P2P行业8年暴雷8000亿,兑付成为投资者心中的痛。

随着网贷平台出现兑付问题,不断有明星代言人被“催债”。

2020年9月22日,演员胡军的微博评论区突然涌入大量评论。网友主要反映的是,他们投资的悟空理财产品在下半年兑付延期情况增多,产品到期未回款。

“有利网”的投资者在知名艺人杨迪微博下喊话,认为作为代言人的他应该为“有利网诈骗”一事给个交代。7月24日,杨迪发表声明,称自己不是“有利网”代言人,录制宣传视频也未收取任何费用。那我就好奇了,杨迪你是不要费用的帮“诈骗公司”宣传吗?这话说出来就显得特别。。。。

四、P2P公司数量逐渐归零

2019年11月27日,《关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转型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整治办函〔2019〕83号,以下简称“83号文”)下发,为网贷转型为小贷公司提供制度依据。

根据83号文,网贷转型为小贷公司,有明确的资本金要求,且必须为实缴货币资金。其中,

单一省级区域经营的小贷注册资本不低于0.5亿元;

全国经营的小贷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10亿元;

首期实缴货币资本不低于5亿元,不低于转型时网贷机构借贷余额1/10的要求。

2020年11月2日,银保监会、央行发布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大幅提高了此前“83号文”的要求——从事网络小额贷款的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跨省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均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

这样的话,转型小额贷款公司就显得极其的艰难,行业准入门槛就变得极其高,故这些小贷公司开始琢磨变形助贷(帮助有贷款需求的人匹配金融机构,也就是做中介业务)。存量P2P公司开始转型,另寻出路。

2020年10月12日,拍拍贷(已更名为“信也科技”)发布公告称,截至2020年9月,拍拍贷已经完成存量业务的清零和退出,目前拍拍贷已经成功向助贷平台转型,致力于为有借款需求的借款人匹配适合的持牌金融机构资金。

2020年11月10日,嘉银金科旗下网贷平台你我贷也宣布P2P在贷余额已经全部清零,所有出借用户的本金和预期收益均已得到兑付。你我贷表示,网络存量业务的完全化解标志着公司自此告别P2P业务模式,也标志着母公司嘉银金科彻底转型为金融科技公司。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原来做P2P小额贷款业务的机构,在11月中旬完全清零,彻底退出了金融历史舞台。

五、行业消灭的市场影响

以后,市场上要少一个理财品种了,但却是好事。因为这个东西本身有问题,利息太高,风险太大,一旦企业资金周转不开,资金链断裂,立马还不上钱。

对于P2P公司来说,坏账率提升,P2P作为中间方,有多少钱?但哪怕一个项目暴雷的信息传向市场,立马会引发投资人恐慌挤兑,P2P公司就得跑路。最后坑的可不只是投资人的那点利息,本金也要不回来

其次,目前经济发展下行趋势越发明显,叠加疫情,未来什么样的企业才有那么高的利润?没有那么高的利润又怎么借那么高成本的钱,P2P如果持续下去的话,行业坏账率将会进一步提升。

目前连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和坏账率水平都受到市场的质疑,就更别说P2P行业了。

再者,从产品形式来看,非标产品的确爱钻空子,人在利益面前真的什么狗血的事情都有可能干。比如这些设了那么多优秀人设的明星,在利益面前也一个样子,监管能力又有限。老百姓怎么有能力去判断这些复杂的理财产品呢?永远受苦的都是老百姓。

回顾一下这些年的金融历史,然后总结一下:金融理财产品真的不在多,在精。瞎折腾终归是要交学费的。

flexpoint

影像仪公司

影像式测量仪

3次元测量仪

上一篇: 【推荐】中国再抛美债,老美慌了!布林肯要中国再买美债,中国会买吗?-中国买美国国债多少钱
下一篇: 【推荐】中国再迎访华团,中阿将讨论本币互换,日媒:美将后悔-中国与多少个国家货币互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