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军队逆天战绩——征战天下树军魂,震慑古今立国威-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多少人民币

Adam 0 2025-04-27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抗争史,从抗击八国联军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相信大家无论是从课本教育还是历史书籍,又或是电影题材,看到的几乎都是我军在军事装备、部队数量、经济实力等都不如斗争势力的情况下,逐步由星星之火到反守为攻,最后星火燎原,尤其是相关题材的电影,真的几乎都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剧情,但是战争胜利的前提首先是要有战略构思,再有优秀的战术执行。不是说现下的抗日神剧不好,起码看起来解气提神,但今天我想说的是真实严苛的一面,战争是警示录,是用鲜血谱写的镇魂歌,一场场生死较量铸造军魂,为新中国扬国威。

1、最逆天的军事战役——四渡赤水

在红军时期,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

被迫开始转移。红军共8万多人,计划由江西瑞金出发准备到湘西,和红二,六军团会合。但这个战略意图被蒋介石看穿,于是调集军队在红军的必经之路上进行围堵。此次追剿由16个师共77个团(国民党粤军、桂军、中央军),共计数十万人!其意图很明显,就是想彻底绞杀红军一次性解决问题。

而当时红军并非由毛主席指挥,而是由博古,李德指挥,他们不顾实际战略环境的转变。执意要到湘西,这样无异于送羊入虎口。所以湘江战役以后,红军兵员锐减,由8万减少到了3万!红军的处境非常危险。贵州遵义会议后毛主席重新回到领导岗位。可谓临危授命,而毛主席也展现了非人的胆识,充分发挥军事指挥能力,进行了一场在运动战中歼敌并突围的逆天战役。

1935年1月18日,红军分3路从松坎、桐梓、遵义地区出发,向土城、赤水方向挺进。29日,一渡赤水河,进入川南;2月11日,掉头东进,接着二渡赤水河,返回黔北,在娄山关、遵义地区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2个师又8个团,取得了长征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3月16日三渡赤水河,再入川南,蒋介石又派军向川南追击。红军却又突然折向东进,于21日四渡赤水河,秘密折回黔北。蒋介石的数十万大军被来回调动牵制,完全搞不清红军的真实意图。而红军在摆脱了敌人的追剿后,向北继续行军后,跳出包围圈,转危为安。

2、最逆天的军事战略——千里挺进大别山

1946年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对中原部队进行围剿,并重新控制了大别山地区。到了1947年初,华东的苏中解放区全部沦陷,苏北也只有数县在我军手中,而山东临淄以南大片区域也丢失,整个华东野战军被压迫的只剩下纵深不到200公里的解放区。华北的解放区在解放战争初期就已经丢失了张家口、长城以北的解放区也基本都丢失殆尽,华北与东北的通道也被国民党占领。东北方面国民党长驱直入,解放军分为南满和北满,其中北满的部队被赶到了松花江以北,南满的部队只剩下4个县城做为依靠。西北方面,胡宗南率领部队进入延安,毛主席被迫到陕北转战。只有中原还好一点,虽然损失了十数个县城,但是部队在黄河以北站稳了脚,且牢牢控制住了平汉铁路。

至此战争进行到最艰难的时候,战争若继续在解放区进行,即使我们能更多的消灭敌人,但解放区的人民也将难以生存,经济也会被严重拖垮。为此毛主席决定以中原地区为战略区域,重新挺进控制大别山,利用大别山可南至长江,东至南京,西至武汉,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而这个千里大跃进的任务交给晋冀鲁豫大军,也就是刘邓大军。这是一个全局战略的转折点,是由守转攻的构思,但是危险性极大,这次用兵是一次没有后方的跃进,是一个没有根据地的跃进,也是一次前途莫测的跃进,若此行稍有不慎,则十几万大军可能就全军覆没。

1947年7月29日,刘邓接到了一封让他们不得不做出决定的电报,电报是由毛主席发来了,电报中赫然写到:“现陕北已经甚为困难”。看到这句话,刘邓没有犹豫,决心南下大别山。

刘伯承元帅指挥部队在黄河边上演了让国民党以为刘邓大军要北渡黄河的好戏,然后又大举南下,等到国民党发现的时候,刘邓大军已经到达了黄泛区。并于8月17日战胜困难,胜利通过黄泛区。18日,渡过沙河。20日,部队向汝河急进。至23日,第3、第1、第2纵队在击退国民党军沿途少数阻击部队后,均渡过汝河,逼近淮河。24日夜,第6纵队渡过汝河,夺取子渡口,掩护纵队主力及领率机关安全渡河。至27日,刘邓大军已全部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当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的电报发给毛主席时,毛主席高兴的笑了,他对周总理说,“我们熬过来了。”

此后的事实证明毛主席的此次战略具有极大的魄力,此战直接改变了中原战场以及全国战场的局势。

有些人说挺进大别山由12万多人最后消耗到只剩六万人,就觉得大别山是一个失败的战略,但其实挺进大别山,不仅牵制了数十万的国民党部队,而且改变了战争在解放区进行现状,实现了“战略大反攻”的局面,才是根本的军事战略。

3、最逆天的国策——抗美援朝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7月,美国纠结了17个国家组成“联合国军”,由美军远东总部统帅麦克阿瑟统一指挥。9月15日,联合国军在仁川港登陆,一举截断朝鲜人民军的运输通道,前后夹击之下,半岛战局瞬间扭转。

中国政府一再警告美国不要进一步扩大军事行动,并倡议用和平的方式解决朝鲜问题。但当时的美国上下,凭借的强大国力军力,根本不把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放在眼里,他们不仅在10月1日越过三八线,甚至疯狂叫嚣:“鸭绿江并不是把两国(指中朝)截然分开的不可逾越的障碍”,言下之意,是要威胁中国当时的重工业基地东北。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举步维艰,面对这种局面毛主席在殚精竭虑后,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10月19日,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

起先,志愿军计划在朝鲜北部设立防线,其后待条件成熟后再进攻平壤;但此时美军动作之迅捷已远远超出了之前的设想,他们集结了13万的兵力,由元山、平壤,分东,西两线全面向中朝边境推进,甚至叫嚣要在在11月23日前占领全朝鲜。随着“联合国军”北上,他们沿路并未遇到太多阻力,也没发现中国军队的身影,愈发相信中国不会出兵,于是他们继续往鸭绿江方向推进。随着战线越拉越长,各路军队间的间隔越来越远、兵力逐渐分散、互相间的交通联络情况不佳。彭老总这对此种战机,根据新中国领导人“争取战机,在运动中歼敌”的指示,进行了精心计划和周密组织,作出了战役规划:

一、以第42军的两个师,位于长津以南的黄草岭,赴战岭地区进行防御,阻击、钳制东线的美军;

二、以第39军和第40军进抵云山,温井等地,从正面伏击冒进中的美军;

三、以第38军及第42军的第125师首先歼灭熙川之美军,占领德川,然后沿清川江向新安州方向迂回,阻美军增援和断美军退路;

四、以第50军和第66军开赴安东、新义州等地,作为战役预备队。

对于志愿军是否入朝,美军其实保持着警惕,他们的侦察机时常在朝鲜的天空中巡逻,甚至抵达鸭绿江畔。

10月25日深夜,当敌人几乎完全掉进我军设伏的口袋后,志愿军在各条战线上同时发起总攻。事后美国人惊讶的感慨:在人类历史上,极少有哪一支军队在动用如此规模兵力的情况下,同时向对手发动出其不意的攻击。25日,志愿军在云山以北轻松击退韩军第1师先头部队;紧接着,以拦头、截尾、斩腰的战法全歼韩军的一个营和一个炮兵中队,其后乘胜前进,占领温井。28日,几乎歼灭了冲的最前的韩军第6师、重创第8师;11月1日黄昏,志愿军第39军发起云山战斗,歼灭美军骑兵第1师第8团大部、击溃第5团,毙伤俘敌2000余人;第38军沿清川江左岸攻击,严重威胁西线“联合国军”侧后,在正面、侧后遭到严重突击、威胁后,西线美军全线撤退,11月5日西线作战结束。

而在东线,志愿军第42军的主要任务是阻击美军第10军向江界推进。面对双方武器装备相差悬殊、粮弹后勤不足的极度困难环境,志愿军顽强抗击,将敌人狙击在三丰里一带,有力地配合了西线主力作战。

这次战役,面对用飞机、坦克等最先进武器武装起来的世界最强军队,初次入朝的志愿军以战术、纪律、意志弥补武器装备、后勤补给等方面的巨大差距,以伏击、迂回穿插等我军传统经典战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创造了歼敌1.5万余人的战绩,把对方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以南,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

1953年7月27日,板门店朝鲜军事停战协定签订,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终于落下帷幕。而回顾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美国的国力毫无疑问是远超过中国的。当时, 美国的钢产量为8772万吨,而中国钢产量为60万吨,美国是中国的140多倍;当年美国的工农业总产值为2800亿美元,中国的工农业总产值为人民币446亿元(折合美元100亿,当时的汇率比),美国是中国的28倍。如此悬殊的国力差距,造成的是在军事装备上的巨大代差。当时,美国的一个军拥有火炮1428门,汽车约7000辆,坦克430辆;而人民解放军一个军75毫米以上火炮仅有198门,汽车约120辆,没有坦克。也就是说,美国一个军的火力相当于中国的7个军以上,这个差距,已经远远超过了抗日战争中日军和国军的装备差距。

但即便是在这种悬殊差距下,人民解放军硬是用一场场逆天战绩,树军魂,扬国威,真正让新中国矗立在世界面前!

#四渡赤水为什么被封为战争史上的奇迹#

#挺进大别山#

#致敬抗美援朝#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战役#

历史上还有哪些以少胜多、逆转战局的著名战役呢?这些逆天战役的主角都是谁呢?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

上海影像测量仪特价销售

光学测试仪

测量仪器 上海

上一篇: 【推荐】中国军团有多强大?在这八款游戏追着老外打,让他们跪下唱国歌-北京东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下一篇: 【推荐】中国农业信息化行业市场运行动态及投资潜力分析报告(2023版)-资讯研究类股票
猜你喜欢